关于评价,关于真实性by不逾距_庶女攻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评价,关于真实性by不逾距 (第2/3页)

娘和徐四,假设处于事件中,要经历如下过程:分析——决断——行动。首先收集信息,分析事件背景、走向、意义等;其次判断利害关系和利益倾向,制定行动方案;最后实践,观察成效。请注意,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道德评价机制,道德只是作为一个可利用的内容资源存在,佐证行动的正义性或是掩盖行动的非正义性。也就是说,在事件中道德已经不具备评价功能,而是作为事件发展合理性的支撑,被选出来说服相关人等。一旦合理性建立,行动就被认为是正义的,合乎道德的。因此元娘不会认为自己做错,徐四也不会意识到愧疚,他们自我认同的合理性已经建立,难以打破。

    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性上,我认为对徐四和元娘“好坏”性质的道德评价是没有意义的,在文本的框架内,他们都具备了合理性。用现代的观念去评判古人的言行,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以此为依据得出对人物的道德评价,实际上就失去了公正评价的历史立场。我们既然谈人物形象,还是请还原到原始语境中去。当然,如果要评论某一行为现象,比如妻妾制度、嫡庶之别,就不存在原始语境限制了。又如在古今的比较评价中,道德绝对是评价的重点。

    关于元娘的形象,吱吱没有在文中主观地评论过,所有的评价都是在情节自然发展中由他者给出。他者在亲疏远近、利益纷争等诸多因素权衡之后得出对元娘的评价。可以说,文中所有的评价都有主观趋向性。在这一点上,我很赞赏吱吱的写作态度和行文技巧。吱吱以记录者的身份隐藏于文中,只注视而不参与,是记录而非讲述,尽量以近乎客观的白描忠实地同步刻画而非加工组织后延迟了的再现式述说。作者在故事建构中尽量避免主观情感倾向对读者造成诱导,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基调,可以同情元娘,可以无视徐四。客观性、机械性叙事技巧的成熟标志着创作由低层的个人情感体验式写作向更高层次的关注群体生存状态式写作转变,写作不再是个人的、寻求情感共鸣的,其意义加深、视野拓宽、价值观扩大,开始表现出社会性和深度。

    网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网址:www.shuk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