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给他们一个家(第一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给他们一个家(第一更,求订阅) (第2/3页)

在此之前,开垦出来的田地也不会闲置,被种上了水稻。

    从山打根到古晋,甚至包括巴厘巴板在内的拥有港口的城市,也都在大兴土木,一个个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尽管工厂的厂房还在建设中,但所有人都不怀疑,只要有几年的时间,这里就会耸立起大片的工厂。

    在港口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移民抵达山打根或古晋,虽然劳动力依然很紧张,但是相比于几个月前,现在的情形已经改善了很多。

    10月17日,在山打根的济民医院的产科,伴随着婴儿的嘀哭声,第一个移二代出世了,对此,婆罗洲的《南洋时报》,还专门进行了报道。

    尽管在此之前,就有员工家眷生育子女接连出生,但第一批移民抵达这里,不过才不到三个月而已。

    对于婆罗洲来说,意义非凡。

    孩子出世之后需要什么?

    需要学校!

    尽管在山打根的重建中,本地的中华学校是第一批重建的项目,并且早就投入使用,但是还需要托儿所、幼儿园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

    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是华夏民族血液里的基因,它既正确,但又充满悲情,过去百年的贫穷落后带给华人心理上的创伤,都在追求给后代最好的东西。

    这一点,无论贫富,皆是如此。

    而做为一个领导者或者说规划者,李毅安也怀揣着同样的想法。

    “不仅仅只是学校、图书馆,这些孩子们还需要一个家!一个真正的家!”

    在规划署宽敞的大厅里,看着大型沙盘上山打根的规划沙盘,沿海市中心位置,规划着大量的现代建筑,虽然城市的规划非常合理,而壮观,但是从建筑美学上来说,绝对受到的第三帝国影响,比如大量使用石材,这是纳粹建筑学的一大特点——大部分公共建筑都由纯石材构造而成。

    为了平衡三德子美学的影响,李毅安特意从国内请来一批建筑设计师,毕竟,他心里的城市,应该是东方式的,而不是三德子式。

    不过,今天李毅安并不是要和他们讨论这些建筑的,而是在讨论一个最简单的话题——家。

    “截止到目前7批移民中,以夫妻双方为主的家庭移民已经有10万户,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居住在我们提供的夫妻房,但是夫妻房,只是临时的过渡,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政府,我们有必要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家!”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让奥托等德裔建筑师的眼前不由一亮,其实第三帝国也规划过国民住宅,但是因为高层更倾向于修建能够体现第三帝国强大的公共建筑和战争影响,国民住宅也就是停留在计划阶段。

    “先生,我们在德国的时候,曾经规划过国民住宅,在城市规划的的居民区中,我们已设计了相应的公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网址:www.shuk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