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让你们去个衣都这么难,将来王爷有令是不是也要权衡利弊?_大清话事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3 让你们去个衣都这么难,将来王爷有令是不是也要权衡利弊? (第2/3页)

后有一半能勉强合格,有一半只能拆掉,拆合格零件用,其余的回炉重融。”

    李郁的脸色变得很阴沉。这样的结果,他不能接受。

    “日产量多少?”

    “如果只造燧发枪,一天最多500支枪,剔除不合格品大约三四百支可装备军中。”

    “老陈,一天20万斤的生铁,再精炼后最差也有10万斤精铁。都用在哪里?”

    ……

    老陈赶紧说道:

    “除了造枪,其余的还用于打造工具、农具。部分精铁料装船运到江宁打造刀剑盔甲,还有部分会送到西山岛铸炮。”

    李郁摇摇头,这样太浪费人力了。

    “将我治下各府锻造冷兵器的熟练匠人全部迁到这里,家眷可随行,提供免费房子。”

    “是。”

    张有后又变的很惶恐,手不知往哪儿放。

    李郁忍住怒气,询问他: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怎么提高产量?我希望日产量提高到800支燧发枪、100支大抬枪、50支短手铳。”

    “现在的畜力、水力机床不如西山的那套蒸汽机床。另外就是吸收了大量新手学徒,手艺太差。”

    李郁直接开口,打消了他某种想法:

    “西山枪炮厂的那些熟练匠人不可能都搬到这里。你写封信,让你老爹来协助2个月。”

    “是。”

    ……

    离开后,卫队长李小五忍不住小声问道:

    “义父,我们的燧发枪库存还有七万支呢。”

    李郁平静的说道:

    “我正在逐步下发,凡我麾下的非战斗人员也要人手一支,甚至包括家眷。”

    “根据第一军团的经验,至多500发后燧发枪的寿命就步入晚年,散布扩大,建议淘汰。如果是快速不停的射击超过40发,一场战役结束就建议淘汰。”

    “另外,和清军接壤的州县城池需要提前储备大批的粮食武器。一旦打起来,最好做到守军一人两支甚至三支燧发枪,如此才能提高火力密度。”

    “所以,你明白了吗?”

    李小五黯然,点点头。

    这么算起来,产量是真的紧迫。

    这也是参谋本部署理大臣,谭沐光上任后递交的第一份报告——枪炮产量和消耗的分析预测。

    ……

    没过几天,老张厂长来了。

    当天就拿出了新的规章制度,每个流程提拔工头一名。

    不合格品率定为1成。

    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工头的工钱扣一半。低于这个数字,工头的工钱翻一番。

    另外,以之前的平均产量为基准。

    每超出1成,所有人当月多发1成的奖金。

    简单粗暴!

    将产量和质量的矛盾转化成工头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同组工人和工人之间的奖金矛盾。

    临走前,他还把儿子训斥了一通。

    告诉他别总把自己当成个技术工匠,如今要学着适应工部督造官的身份,要学会驭人之道。

    若是有刺儿头,你可以叫卫兵抓人呀。

    王爷的煤矿井里,正缺苦役。

    儿子有没有听懂,他不确定。但是孙子张承业是真的听懂了,这让他颇感欣慰。

    总之,老张家后继有人。

    ……

    李郁称王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江南。

    而如何“取士”就成了一项万人瞩目的大事。

    多数人倾向于科举旧例,毕竟是实行了2000年的成熟机制,沿用了无数朝代。

    不学圣人之言,不读四书五经,怎么配当官呢。

    这里面,士绅们跳的最欢。

    他们在一切场合,疯狂的夸吴王英明,一定会重拾科举取士的。

    而无数读书人,也在巴望着这一天。

    谁也没料到,一纸王命突然传遍了江南的城镇乡野。

    东山青年文官学校,要招生了。

    招生要求:

    识文断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备逻辑思考能力,宣誓忠诚于吴王。

    年龄,15岁以下。

    籍贯,往上追溯到爷爷辈就已经迁居本府。

    身份,无论贫富、绅商匠农,皆可。

    学时2年,学费一年15两,毕业后根据考试成绩授予州县基层文官职位。

    报名时间,皆止九月初四,日落之时。

    ……

    王命一出,先抵达各府城。

    然后传达到各县城,县城再传达给各村公署,做到人人皆知。

    一下子就戳中了江南百姓骨子里最看重的事——教育(或者叫考试,或者叫前途,或者叫当官)。

    无数人疯狂的打听消息真假,更有反应快的连夜带娃去东山。

    从看到告示到报名截止,一共就只有三天。

    东山岛猝不及防,迎来了无数人。

    摆摊卖茶水的笑麻了,这可真是卖水的看大河,全是钱。旁边就是太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除了柴禾成本,其他全是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网址:www.shuk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