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职,新粮与盛世曙光!_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新职,新粮与盛世曙光! (第3/3页)

    他下意识地打断陈浮生:“后生,容老夫打断你一下,你刚刚说的是这个叫红薯的作物,平均产量每亩在一千五百斤?”

    陈浮生郑重地点了点头:“是的,房相,每亩在一千五百斤左右,这还是去年的数据。”

    “在农业部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下,今年新发的种苗经过试验田的精心培育和测试,预计产量应该可以达到每亩两千斤出头。”

    “这产量的提升,便是农业部努力的结果。”

    此言一出,仿若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开,整个朝堂瞬间震动起来。

    别说是房玄龄了,朝堂上的老臣们有一个算一个,眼睛全都通红了起来。

    那是激动、兴奋与难以置信交织而成的神情。

    李靖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步跨上前,他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小友,这东西这么高的产量,那储存情况如何?容易坏吗?”

    陈浮生微笑着摇了摇头:“李老将军,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作物可都是大唐的宝贝。”

    “它们可以保存的时间极长,不仅不容易坏,而且生命力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

    “无论是干旱还是洪涝,它们都能顽强生长。”

    李靖听到后,胸膛剧烈起伏,他仿佛看到了大唐军队的未来。

    如果用这玩意儿作为军粮,能保证每个将士都吃饱,那大唐的军队必将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再也不用担心粮草供应问题,大唐何惧外敌,必将威震四方。

    李靖话刚落音,魏征就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他的眼神中透着急切与渴望:“小友,哦,不,阁下,你说的可是真的?每亩一千五百斤?”

    陈浮生再次认真地点了点头:“诸位不信可亲自去咸阳看看。”

    “或者直接问问周围这些来自咸阳的学生,千真万确,绝无虚假!我以我的性命担保。”

    听到陈浮生这确切的答复后,魏征整个人像是失去了支撑,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老泪纵横,声音哽咽:“天佑我大唐啊!”

    “平日里那些小麦和粟,产量能有一石已经是丰收年景了!”

    “现在光是红薯的产量就有一千五百斤,这都快要十五石粮食了啊!

    这是上天恩赐给我大唐的宝物啊!我大唐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

    有了这些东西,我大唐从此以后,再也不怕任何天灾人祸!

    百姓再也不用为饥饿所苦,再也不用眼睁睁看着亲人饿死啊!”

    魏征已经完全失态了,这位一向刚正不阿、沉稳冷静的老臣,此刻就像个孩子般坐在地上,又哭又笑。

    为大唐的未来而欣喜若狂,那是对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由衷期盼。

    房玄龄看着魏征,心中虽也激动不已,但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岁数高了,生怕自己一个激动会出什么意外。

    他稳了稳心神,对陈浮生说道:“陈大人,既然红薯的产量已经那么高了,那么玉米和土豆的产量几何?”

    这一次,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认真地竖起了耳朵,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陈浮生。

    仿佛他即将说出的是关乎大唐生死存亡的机密,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信息。

    “土豆和玉米的亩产都没有红薯高,玉米的亩产平均在七百斤左右,土豆的亩产在一千两百斤左右。”

    陈浮生说道。

    “至于为什么不全部种红薯,是因为科学院的规定。”

    “人是不能一直吃红薯的,虽然红薯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但如果长期只吃红薯,人体会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那样就会生病。”

    “土豆的话倒是可以多吃一些,但一直吃肯定也会吃腻。”

    “所以三种作物轮着吃,就足够百姓活命了,也能保证百姓的身体健康。

    这些新名词,像农业部、科学院、营养、研究之类的,对于这些贞观老臣来说虽然有些陌生和难以理解。

    但他们此刻都清楚地知道,这三种粮食,都是上天赐予大唐百姓的救命之物,是能让大唐长治久安的根基所在。

  阅读网址:www.shuk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