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忍死须臾待杜根_匡扶汉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忍死须臾待杜根 (第2/3页)

  这其实是诸葛亮的提议,徐庶反倒是不主张急取襄阳的,他唯恐火并中酿成大乱,反而拖慢了南下脚步,而刘备最终采纳了徐庶的建议……但今日徐庶本非诚心归降,只为争取混入曹操帐下,好在日后做成大事,就将孔明之谋挪到自己头上了。

    曹操知道,襄阳的情况与徐庶所言一样,投降派和主战派分歧很大。听说他轻兵追击刘备时,刘琮身边居然还有将领提议发荆州兵数千,南下截击,如此可擒获曹操……刘琮不敢,他们竟打算矫命去做,所幸刘琮胆小,连忙向留守的曹军告密,这才阻止了这场闹剧。

    当然,曹操并不觉得刘备拿下襄阳就与自己有一战之力,当初玄德袭杀车胄,重得徐州下邳城后,自以为能够再起,但曹操亲征,刘备还不是望风而逃?

    于是曹操只道:“纵如此,也不过暂缓一时败亡罢了,而且,刘备未纳元直之计?”

    徐庶叹息道:“然也,玄德竟道‘吾与刘景升情同兄弟,琮如子侄,不忍如此’,于是错失良机。”

    “既离襄阳,福又劝玄德宜往江陵。江陵临大江之会,倚巫山之固,周遭沃野千里,粮秣充足。若再能收江陵水军数万、舟船上千艘,则进可凭借坚城深池固守,退可经巴丘下湘水,取长沙武陵等四郡,凭舟师横于大江,北军无能为也。如此可保荆州之半,与丞相划江而治。”

    “玄德应允,然荆北士人百姓从者如云,竟有众十余万,辎车数千辆……福遂对玄德说,应当舍弃百姓,速行南下江陵,今虽拥大众,但披甲者太少,若丞相骑兵杀到,如何抗拒?”

    后面这一条,同样是诸葛亮的提议,孔明遇事永远是理智的。徐庶则容易感情用事,意见与之相反,他和刘备一样,舍不得荆州士人之心,舍不得这十数万百姓。刘备在新野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成大事,为的不就是今日情形么?又对曹军速度心存侥幸。

    念及往事,徐庶心中惭愧,只想道:“孔明啊孔明,今日我从阿绍处贾得了些许勇气,至于智慧,就且先借你的一用罢。”

    曹操听后心中暗许,他正是生怕这种情况出现,所以才不顾军旅疲惫,急行追击啊,遂道:“刘备莫非仍不听元直之策?”

    徐庶叹息道:“不错,玄德竟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之而去?’于是只遣关云长带船数百艘沿汉水先去江陵。为了让荆州士民安心,玄德更令福等家眷不得上船,只随大众同行。”

    “妇人之仁!”曹操如此评价,他虽然视刘备为杰雄,但唯独看不上他这一点,只对帐幔中众人道:“刘玄德虽心有大志,但确实迂阔,没想到年岁愈长,这病就越重了,自身尚且难保,谈何安民?”

    “丞相所言甚是!”帐中文武纷纷附和。

    “虽有小计,但不能说服玄德,仍是福无谋也。”

    徐庶继续道:“及至当阳,福见栎林长坂两面有山,坡道绵长,更有茂林修竹为蔽,于是便急谏玄德,应当砍伐树木,设置鹿角栅栏,阻断道路。再收拢甲兵,集中弓弩,在长坂因地利而设伏,如此可以阻挡追兵。

    “若能如此,丞相就算纵轻骑来击,那也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必厥上将军!而玄德则可顺利抵达江陵……”

    这倒确实是徐庶自己的计策了,孔明虽是个全才,不论是大战略、理政、治民、律法,还有练兵,徐庶都望尘莫及,可他唯独在战术奇谋上略有所短。徐庶倒是颇为擅长此道,毕竟火烧博望坡就是他的手笔,放在长坂坡也能一用。

    说到这,徐庶心中仍觉得大为可惜:“但还来不及实施,丞相追兵已到跟前,玄德军大败,一切都晚了。”

    徐庶摇头道:“我遂明白,一切小谋,在丞相用兵如神面前,都是笑话。亲眼见到丞相骑兵之勇,犹如鸷鸟之疾,而玄德军则像以卵投石,摧之即碎。福这才醒悟,多年来辅佐玄德对抗丞相,实乃螳臂当车,确实无智。”

    “长坂败绩后,福与玄德数十骑狼狈溃逃,心灰意冷之下,又听说老母被执,福念着慈亲安危,急于北返尽孝,于是只能与玄德作别。”

    徐庶抬起头,对杜袭拱手道:“所以杜君说得对,福确实无忠。”

    徐庶看似将杜袭的指责全盘接下,实则是在自辩,让人听后只觉得责任全不在他,都是刘备不听劝!连杜袭都面色稍缓,暗想自己是不是逼人太甚了?

    不料徐庶又道:“至于福少时更名藏匿,却是在效仿杜君之祖父啊。”

    这是颍川人尽皆知的故事:杜袭的祖父杜根,在汉安帝时为官,他力主皇帝亲政,得罪了临朝听事的邓太后。盛怒中的邓太后下令给杜根套上麻袋,在殿上当庭扑杀,亏得执法的人同情杜根忠直,打的时候不那么卖力,让杜根得以幸免。邓太后又派人来看杜根死了没,他只能屏住呼吸诈死,苍蝇在眼角产卵都不动一下,于是被扔到城外乱葬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网址:www.shuk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